買個胎心儀,沒事拿來測一測——這恐怕是很多孕媽媽的習慣。但不正確的使用方法,反而會讓“在家測胎心”變成“壞習慣”。如果孕媽想讓測胎心更科學,首先明確1件事:你聽胎心,是只為了聽到寶寶小火車的聲音?還是出于責任心,想知道它的心跳狀況是否正常?
如果你是后者,那不放看一看這里列出的7個使用誤區,以免買來的胎心儀成了玩具和擺設,甚至耽誤了寶寶的健康監護!
誤區一:16周就開始自己測
雖然寶寶從4周起就有了自主心跳,但并不意味著要過早測胎心。一般情況下,每次產檢醫生會用普通儀器檢查1分鐘左右的胎心,但真正重要的胎心檢查是在32孕周、甚至34孕周以后的胎心監護上。
知道為什么醫生這么晚測胎心嗎?因為一般到了32孕周以后,如果寶寶有不良情況,醫生有辦法嘗試為孕媽解決的;而在更早的時間,比如28孕周之前,醫生是無能為力的。
所以,28周之前,媽媽自己在家做胎心檢查,不僅意義不大,還可能會被數據虛驚一場——因為早期的胎兒胎心控制系統尚未成熟,胎心數值往往偏高。
再所以,如果有廠家建議你16孕周、甚至12孕周就在家自己測胎心,那肯定是抓住了你這下圖這2個心理:
【萌動建議】
28周之前,該吃吃,該喝喝,多笑笑。等到28周,再正式開始在家測胎心哦!
誤區二:只要數值在110-160bpm之間,就安全了?
有個很有良心的醫生,他寫了一篇《準媽媽們千萬不要在家用胎心儀了!》的文章,雖然標題看起來有點嚇人,但實際上非常重要。小編拿出一段給你看:
【萌動建議】
如果沒看懂醫生的解釋,萌動小編就再為孕媽們總結下:如果孕媽要在家測胎心,不要看某一個數值是否在110-160bpm之間,而是要看趨勢!趨勢!趨勢!
最好,你的胎心儀可以呈現【胎心曲線圖】報告,不僅有“基線”(正?;€:110-160bpm),還能體現出“變異”(俗稱:小鋸齒),還有“加速度”(俗稱:胎動之后心跳加快,數值上去了)
舉個例子:
如果胎心基線過速(就是超過160bpm)持續10分鐘,或者過緩(低于100bpm)持續5分鐘,則有可能是胎兒宮內窘迫。
如果胎心基線增加15bpm,持續15秒以上。5分鐘內的加速多,提示胎兒良好的表現。就好比上面的圖中,在第3分鐘時,有超過160bpm、且持續20秒的情況,那其實說明寶寶很正常。
同時,胎心減速的情況比較復雜,一般只有專業醫生才能看的懂!
誤區三:每次只測1-2分鐘的胎心就好啦
納尼???只聽1、2分鐘的胎心?這是在當玩具用嗎?!想想文章開頭的問題,如果你只是想聽寶寶的聲音,讓從來沒進過產房的寶爸也過過癮,那1、2分鐘夠了。但如果想了解胎兒狀況,不到20分鐘那是遠遠不夠的!因為在胎心監護中,醫生評判滿分的標準是:20分鐘出現2-3次胎心加速。如果檢測效果不佳,醫生會讓孕媽休息一會兒后,再做一次20分鐘的監護。所以,即使在家里,只測1-2分鐘也沒有任何意義。
【萌動建議】
像孕晚期產檢時的胎心監護,每次使用至少測20分鐘時間。
誤區四:家用胎心儀的原理和醫院儀器一樣,所以一定很安全
家用胎心儀是近5年的產物,和醫院胎心儀一樣,都是多普勒原理,也就是“超聲波”原理。那什么是超聲波原理是怎么工作的呢?一句話,就是用2MHz以上的超聲波打向胎兒的心臟上,再反射回來,通過接收器采集到胎心數據。
超聲波不是輻射,但卻是一種能量(不是“正能量”= = 它對器官有加熱效果的),所以嚴格來說,這種技術是醫學處方級技術,只有醫生在醫院里為孕媽做產檢時,才能把握這種能量釋放的安全劑量。所以 ,雖然大部分市面上的家用胎心儀器的工作原理也是超聲波,和醫院儀器的工作原理一樣,但是使用時間多長、使用頻次如何,才是安全的范圍,我們個人很難說準的。
【萌動建議】
言外之意,言外之意,言外之意,媽媽自己在家做,一定要注意使用頻次~
但問題來了……
誤區三是“使用時長不能短”,而誤區四是“注意使用頻次”??墒俏疑頌樵袐尵褪窍牒煤脺y胎心??!為什么要面對這么燒腦的選擇?
咳咳,那么,到底有沒有簡單的辦法,能讓孕媽輕松平衡測胎心的安全與到位?
所以,要不孕媽試試多普勒以外原理的胎心儀?比如,被動式原理,俗稱“帶藍牙的聽診器”的設備(比如萌動~)
被動式,顧名思義,就是像聽診器一樣,被動的接收胎兒動靜信號,而不會發出超聲波,從而保證了安全性。所以,即使連續使用1個小時的被動式胎心儀,甚至全天佩戴,也完全放心。
孕媽在使用被動式原理的萌動測胎心
誤區五:被動式原理的胎心儀可以隨地用?
舉個例子,孕媽買了個被動式原理的萌動智能胎兒監護貼,但是把它當成了多普勒原理的家用胎心儀,以為在哪都能用。其實不然,因為被動式原理的胎心儀是被動接收信號的,而胎心是人體內非常微弱的聲音,所以要求硬件設備非常敏感。因此,媽媽如果在嘈雜的環境中使用萌動,比如裝修、家電轟鳴、馬路噪音、辦公室聒噪,萌動就會接收到比胎心音更強烈的聲音,寶寶的心跳反而被噪音阻隔了。
【萌動建議】
每天,為了做好3次20分鐘的測胎心,找一個安靜的地方,做一個安靜的媽媽,測一場動心的胎心監護~
誤區六:胎心曲線斷了就是糟糕的?!
先給一張萌動的胎心曲線圖,讓沒做過胎心監護的孕媽看看什么是“斷了的胎心曲線圖”。
其實在產檢時,胎心監護過程中有斷掉的情況屬于正?,F象,因為此刻的寶寶可能正在活躍的胎動中,或者像上面這張圖,是因為媽媽的宮縮引起的斷開。
那醫生更關注的是什么呢?相對胎心是不是斷了,醫生更關注,20分鐘內是不是有2-3次胎心加速度。
【萌動建議】
不要焦急,因為這樣的胎心曲線圖報告需要醫生判讀,醫生會給專業的建議,孕媽安心就好啦~
誤區七:數胎動就夠了,胎心不重要
到了28孕周,醫生會給孕媽布置數胎動的作業,直到臨盆都要完成。對于平日在家不測胎心的媽媽來說,關注胎動很重要,它和測胎心一樣,可以及時發現胎兒是否處于缺氧的狀況。
只是胎動屬于非常主觀的感受,孕媽本人很難做到精準計算,只是因為長期以來,并沒有合適的家用胎心儀供孕媽長時間使用,所以醫生只能建議孕媽去數胎動。
【萌動建議】
首先,孕媽要掌握胎動的規律,比如8點活躍、9點文靜;第二,注重測胎心。雖然萌動也有自動記錄胎動的功能,但既然萌動可以為孕媽安全的、全天候反饋胎心曲線圖,那還是請孕媽重視測胎心,也別把它當做單純記胎動的工具。否則,那可是買櫝還珠了~